為進一步加強黨的紀律建設,夯實黨員干部廉潔從政思想根基。10月15日上午,南陽投資集團在臥龍崗文化園開展“金秋暖南投創廉在臥龍”廉政教育主題黨日活動,集團黨委委員、財務總監朱云霄以普通黨員身份參與活動,集團各支部黨員參加活動。
臥龍崗武侯祠是三國時期杰出的政治家、軍事家諸葛亮“躬耕南陽”的故址。諸葛亮一直被譽為忠誠的楷模,勤政的榜樣,廉潔的典范,智慧的化身,在他身上體現出古代官德文化的各個方面,并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。諸葛亮先后輔佐兩代皇帝,忠心耿耿,公而忘私,最后以身殉職,病死軍中。同時,他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自報家產,主動公開接受監督的官員,在臨終前給劉禪寫下了《自表后主》文書,入殮時,只穿平時便服,不放任何陪葬品,真正做到了“鞠躬盡瘁,死而后已”。
在講解員的帶領下,大家逐一參觀了武侯祠廉政教育楹聯匾額,一副副內涵豐富、對仗工整、用詞精當的楹聯,令人駐足研讀,發人深思。“心在人民,原無論大事小事;利歸天下,何必爭多得少得”讓大家領悟到心在人民、利歸天下的為民情懷。岳飛手書諸葛亮的前后《出師表》以古樸的藝術形式,把兩個偉大的歷史人物緊密地聯系在一起。岳飛的書法藝術蒼勁峭拔,氣勢非凡,與諸葛亮的文采珠聯璧合,相映成輝。這種完美的融合,使大家觀其文如見其人,被諸葛亮、岳飛身上所閃現的獻身精神和高尚品格所折服。
在南陽這座歷史文化名城豐厚的文化積淀中,獨具特色的官德文化經典淳樸,內涵豐富,范蠡、諸葛亮、范仲淹等人為官從政過程中體現的忠以為國及召信臣、杜詩、張仲景為民造福的官德文化體現著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,是南陽人民的寶貴的精神財富。在南陽官德文化展覽中,“羊續懸魚”的故事給黨員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羊續曾長期擔任南陽太守,為官清正廉潔,深受百姓的愛戴,大家都尊稱他為“清廉太守”。他拒絕禮饋,將“禮魚”懸掛在庭檐下,魚干也將送禮者擋在了門外。作為黨員干部,也應始終“懸魚”于心,面對誘惑之“微”、蛻變之“漸”時,堅決不破底線、不踩紅線、不碰高壓線。
最后的廉政主題拓印環節將傳統非遺體驗與廉政教育相結合,以非遺木版畫拓印活動為載體,廣大黨員干部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廉政文化熏陶,樹立了知廉、守廉、崇廉意識,不斷將清正廉潔內化于心,外化于行。
清風潤十月,廉潔伴我行。此次主題黨日活動充分汲取了傳統文化中的廉政養分,給黨員們上了一堂生動的廉政教育課,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樹立正確的價值觀、政績觀。下一步,集團將持續開展廉政教育活動,不斷強化監督管理,讓集團上下時刻保持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,以實際行動筑牢集團廉政堤壩,涵養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。
來源:黨群工作部